Yearly Archive November 15, 2021

他们调查了10个“光吃不胖”的人一个月,发现了他们保持身材的秘密

你能想象吗?别人“火锅米饭大盘鸡,体重只有 87”,而你“动感单车普拉提,体重飙升 20 斤”,当你在健身房吭哧吭哧减肥时,有人却在一脸苦逼地搜索怎么增肥。

@莫西:此处应@我室友,她一天吃六七顿都不带喘的,吃了睡睡了吃,体重就是没啥变化,我深深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难道他们就是传说中的怎么也吃不胖的“瘦子体质”?

BBC 有个纪录片《瘦人为什么不发胖》,找来了 10 个号称吃(招)不(人)胖(恨)的志愿者进行为期 4 周的暴饮暴食实验,来研究他们是不是真的吃不胖,这些人最胖能长到多少斤。

开始实验前,志愿者还不忘秀一波“吃很多但不胖”的操作。

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每天吃的食物是汉堡、薯条、奶昔、蛋糕、芝士,还有各种巧克力糖果……

4 周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这 10 个瘦子志愿者都胖了!增重最多的是一个月重了 9.5 公斤!

是的,“怎么吃都不胖”这种事根本不存在。要么是根本没吃多少,要么是活动量比较大。

姐妹们下次遇到说自己“狂吃不胖”的朋友,可以拿这篇报道去怼 Ta 了。

在这个实验中,BBC 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这些号称“吃不胖”的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任何东西。

他们虽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其实吃的并不多,日常饮食所摄取的只是人体需要的热量,并没有过度饮食。

另一类人则相反,他们吃饱了也没有饱腹感,会继续吃零食甜点,摄入了超出身体所需的热卡,长此以往体重就会增加。(这说的是不是就是你)

这就很令人羡慕了啊!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控制住食欲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基因。

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偏高的人,体内往往携带一种 FTO 基因的变体,科学家称之为“贪吃基因”,它就是导致体重不停飙升的“罪魁祸首”。

所谓“贪吃基因”,并不是说携带这个基因的人就爱吃东西,而是和体内能量的代谢有关。

研究人员找到了贪吃基因 FTO 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该基因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如 AA 和 TT),携带 FTO 其中一种基因型的人在进食后常常没有饱腹感,因此容易摄入过量的热量[1]。

所以有时控制不住食欲真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因为你身上的“贪吃基因”在作祟。

除了这些,肠道菌群对胖瘦也有影响。

2013 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把瘦子和胖子的肠道菌群分别移植到不同小鼠体内,给它们喂食同样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

结果发现,带有“瘦菌”的小鼠仍然保持正常身材,带有“胖菌”的小鼠却长胖了。

原来,瘦子体内天然有一种叫“多形拟杆菌”的特定菌群,能抑制肥胖,所以吃不胖!后来,这群长胖的小鼠吃下带有“瘦菌”的便便,也成功减肥[2] (天生的羡慕不来,后天的“吃屎减肥”咱下不了嘴啊~)

当然,粪菌移植不是让你真的吃“便便”,而是从健康人的大便里面提取有益细菌,移植到病人的肠道之内。

此外,人的体型胖瘦,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和摄入、消耗的差有关。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即使运动量不大,身体也会消耗较多的热量。

饮食结构的不同也起到一定作用。有人吃得多,但如果大多是蔬菜水果,摄入热量也不一定高;有人虽然吃得少,但全是高脂高糖食物,热量也未必低。

不过,如果出现吃不胖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疾病的潜在影响,如甲亢、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厌食症等。

1、甲亢

甲状腺激素是负责人体代谢的重要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多,人体代谢就快。

2、糖尿病

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人却显得消瘦。

3、消化系统疾病

如肠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虽说胃是正常的,甚至可以吃很多,但进入身体的热量很少,所以不会发胖。

4、神经厌食症

这类患者以女性居多,要减肥,吃了又后悔,于是就采用手抠嗓子的方式催吐,把刚吃的东西吐出来。

这样食物基本没有吸收,人会越来越瘦,最后导致重度营养不良。

此外,一些恶性肿瘤、结核病、慢性感染也会导致消瘦。

还有一些免疫性疾病导致患者慢性发热,或服用了降糖药二甲双胍,也会导致体重下降。

SO,不用羡慕那些怎么吃都吃不胖的朋友。

在我们喊着要减肥的时候,世界上有些人正渴望着长胖!毕竟有些女生和男生是真心觉得自己太瘦了不好看,还会被对象嫌弃硌得慌……

想“长胖”的瘦子们,请继续往下戳——

其实觉得自己胖和瘦都是主观印象,像得了“神经厌食症”的患者,瘦成皮包骨也依旧觉得自己是个胖子。

要判断你是不是真的瘦,其实很简单,这个公式可供参考——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测试结果低于 18.5 的朋友属于体重过轻;BMI 在 25~29.9 为超重,≥30 为肥胖[3]。

但要提醒大家,计算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这个指数没有计算人体肌肉含量。

所以对于运动员、军人、长期健身者等肌肉占体重比例更大的人,BMI 指数也可能超标,但实际上并不是肥胖而是健壮。

这跟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胖子减肥不容易,其实瘦子增重更不容易。

增重不是简单地发胖,而是指肌肉组织的增长和皮下脂肪层的必要堆积。

人体科学健康的增重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每天必须额外摄入 500 千卡(一卡等于 4.2 焦)热量,1 周的体重增加数控制在 1 公斤左右。

年轻人增重,每天的热量达到 2000-2000 千卡即可。如果一日三餐摄入的热量达不到以上标准,那就请君努力加餐饭,多吃一两顿也无妨。

其次,摄入热量的分配必须科学[4]。

均衡饮食,改变进餐程序:一日三餐要按时吃,从小到大妈妈的谆谆教诲,你都听进去了吗?

三餐营养素分配合理,热量分配应该是早餐、午餐、晚餐各占 1/3。

进餐时,先吃浓度高、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他食物。

增重人群可少量吃点零食,采取均衡饮食及渐进式地增加食量,避免强迫性的供给,破坏食欲。

睡眠充足,睡前不需要补充高热量饮食:增加体重人群除了保证夜间充足睡眠外,最好有 2 小时左右的午睡,这不仅仅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给生长激素以充足的生成时间。

对一般人群而言,睡前不主张吃高热量饮食,因为多余热量可能转化为脂肪。

调整食物结构:增加能量物质的摄入量,增加主食数量,减少副食数量;

多吃动物蛋白质(如鱼、肉和蛋),可多选择淀粉和糖分含量高的食物,还可选择毛芋头、马铃薯、藕、木薯、竹薯、山薯、番薯、菱角、果汁、果酱、蜂蜜和各种新鲜水果,特别是南方水果,如桂圆、荔枝、芒果、菠萝蜜和香蕉等。

保持心情愉快,运动适度,持之以恒: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别想着工作了。

想要获得理想和健康的体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哦,每天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锻炼(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周至少 5 天合计 150 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不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强壮、体魄健美。

参考文献:

[1]  Frayling TM, Timpson NJ, Weedon MN, Zeggini E, Freathy RM, et al. 2007. A Common Variant in the FTO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Predisposes to Childhood and Adult Obesity. Science 316:889-94

[2]  Claudia Wallis. How Gut Bacteria Help Make Us Fat and Thin[DB/OL].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gut-bacteria-help-make-us-fat-and-thin/,2014-06-01.

[3]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4]  于荷.“天生”吃不胖或是亚健康[J].中外女性健康(上半月),2014, (9):29-40.

与癌症扩散类似?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元凶”

萨马兰奇体育频道11月11日报道法媒称,科学家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脑部病程原因。

据法新社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会引起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的有害的蛋白质簇早年在大脑不同区域形成,然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日积月累。

这篇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利用人体实验数据,对导致这种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分子过程的速度进行了量化表述,最终可能对科学家设计治疗方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还颠覆了长期持有的理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主要是由分布在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蛋白质簇的“连锁反应”引起的,就像实验室鼠的研究发现的那样,研究人员以为人也一样。

剑桥大学化学家乔治·迈斯尔、论文首席作者告诉记者:“两样东西兼具才让这项研究成为可能。一是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PET)扫描提供的非常详细的数据以及我们整理综合的各种不同数据集,另一个是我们过去10年间创建的数学模型。”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利用将近400件取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尸体解剖的大脑样本以及100件跟踪患者tau蛋白聚集情况的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扫描图。tau蛋白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两种关键蛋白之一。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中,tau蛋白与另一种叫做β-淀粉样蛋白的蛋白聚集成团块,引起脑细胞死亡,导致大脑萎缩。

这反过来又导致与此病相关的记忆丧失、性格变化和生活无法自理,影响着全球4400万人。

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研究发现一个区域出现蛋白团块聚集,然后扩展到整个大脑,与癌症扩散非常相似。

最新研究表明:虽然可能发生这种扩散,但是事实上这并非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

迈斯尔说:“一旦我们有了这些种子,即大脑中聚集的一个又一个小块,数量就会迅速增加,这个过程控制着病程加重速度。”

以新冠疫情类比,就是国家之间的旅行禁令,对于阻止病毒传播基本上是无效的,因为病毒已在试图消灭它的国家内部复制。

研究团队还确定了蛋白团块聚集数量翻倍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年。迈斯尔说这个数字“令人鼓舞”,因为它说明大脑神经已经擅长对抗蛋白聚结了。

“也许我们稍加改善就能大大延缓病情开始加重的时间。”

阿尔茨海默病按照所谓的“布拉克病理分期”进行分类。研究团队发现:从首次出现明显轻微症状的第3期到最严重的第6期,病情发展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

如果蛋白团块聚集大约5年翻一倍,那么35年时间就变成了128倍。迈斯尔说,这种指数型增长“解释了为何病程需要这么长时间,然后病情往往迅速恶化”。

研究团队下一步准备利用同样的方法研究额颞痴呆和创伤性脑损伤。

英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的萨拉·伊马里西奥在一份声明中说:“Tau蛋白是大量不同类型痴呆病的致病元凶,探究这种蛋白在诸如额颞痴呆这类疾病中的扩散方式是有道理的。”

“希望这项研究与其他研究一样,有助于聚焦制定未来tau蛋白靶向疗法,从而增加延缓疾病进程的可能性,造福痴呆症患者。”

全国2.45亿患者,每5人就有1人患病,面对“无声杀手”如何防护?

年纪大了,家里也有血压计,没事量一量~

日常监测血压是好事!要知道啊,高血压会引起身体的不适、造成危害,还会显著增加罹患心脏、大脑、肾脏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

为啥血压对身体的影响这么大呢?它有什么含义吗?

血压,这个指标有什么含义?

我们身体内的血液是在不停地流动的。血压,就是对血液流经动脉时产生的压力的度量。心脏的泵血是血液流动的原动力。当心脏收缩时,大量的血液被泵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产生的压力就是收缩压,俗称“高压”。

当心脏舒张时,受到高压力而膨胀的大动脉弹性回缩,使血液仍能继续向前流动,但压力下降,此时的血压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

血压的高低与心脏泵血的血量和血液流过动脉的难易程度有关。当血管变得狭窄或硬化,又或者心脏泵血量增加,这时血压就会升高。当血压升高到一个不健康的水平时,也就是140/90mmHg,我们就将其定义为高血压了。

如何预防高血压?

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我国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

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

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杂粮知识|五谷杂粮之最知识,你知道多少?

我们都知道吃粗粮对身体好

其实吃粗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养生学问。

怎么吃?吃什么?

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杂粮之最知识,你知道多少?

糯小麦

糖尿病克星君

糯小麦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而支链淀粉在体内不容易被分解,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黄小米

湿热养胃君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黄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荞麦仁

视力血管软化君

    荞麦仁具有清理肠道的作用,因此民间称之为“净肠草”。平时在食用细粮的同时,经常食用一些荞麦仁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荞麦仁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

糯米

食欲君

    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对哮喘、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患者及恢复期的病人和体虚者来讲,都是一种很好的营养食品。

黑小米

睡眠君

     黑小米富含易消化的淀粉,进食后能使人产生温饱感,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数量,所以睡前半小时适量进食黑小米粥,能助人入睡。

薏米

美容君

    薏米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等作用,并可帮助排便,减轻体重。但其性凉味甘,大便燥结、小便多者、孕妇不宜吃薏米。

燕麦仁

健康粗粮君

燕麦甘凉、怯烦养心、降糖补阴、美颜美容,且矿物质含量高,是针对三高人群的功能性食品。

人体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网络

北京医院日前宣布,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联合院内外多学科团队,经过16年研究发现了人体存在第三种循环网络——“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

李宏义表示,该团队从2006开始采用医学磁共振示踪成像技术和高分辨率生物成像技术,在健康受试者、遗体标本和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了“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且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与中医穴位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解剖组胚学系主任马超认为,组织液循环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并形成一个遍布全身的组织液传输网络,以及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与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这两个发现都为穴位和经络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表示,李宏义研究团队的原创性发现提示,人体内很可能存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液循环网络,对于精细维持和调控沿途相应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全面深入系统解析其中奥秘和功能,将重新认识和理解心血管循环系统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及其异常在疾病中的作用,展开全新的研究篇章。”张烜说。

张文宏:免疫系统从来没有为人类活到100岁做好准备

“肿瘤将成为常见病、慢性病,而免疫系统从来没有为人类活到100岁做好准备。”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1月3日,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科学嘉年华“生命健康论坛”上说。

【“肿瘤将成为常见病、慢性病”】

张文宏介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1949年以前还不到40岁,如今,上海的人均寿命接近85岁,这是因为大大改善了由于感染性疾病带来的儿童死亡。

“如果我跟癌症专家、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一起出现在非洲,我肯定更受欢迎,但在上海你会发现他更受欢迎,因为上海有着非常好的公共卫生体系,很多传染病早期就得到了控制。”

当我们的人均寿命达到85岁时,免疫系统是否足以对付癌症细胞呢?“免疫系统其实从来没有为我们活到100岁做好准备,所以重新构建和改善免疫体系,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而肿瘤将成为一个常见病、慢性病。”

【“新冠疫苗不具备抗癌作用”】

最近,国外有一位肿瘤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出人意料的是,他在康复后发现肿瘤竟然消退了。网上出现热议,新冠疫苗具有抗癌功效,这是真的吗?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新冠疫苗不具备抗癌作用。”张文宏说,这种现象是极其偶然的,可能是由于新冠病毒的攻击诱发了免疫风暴,使得免疫系统一下被激活,血液里的肿瘤细胞因此被清除,但对于实体肿瘤来说这种可能性就更小了。

张文宏表示,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并不能免于肿瘤,但肿瘤患者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建议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不是因为肿瘤的需要,而是肿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一旦被新冠病毒攻击,病死率很高。”

【“谁都不知道自己免疫力是强还是弱”】

免疫力低下的人,是否更容易生病?“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免疫力是强还是弱。”张文宏说,对于免疫力低下很难定义,没有什么好的指标来衡量。

人们一直有一个误解,以为年轻人不怎么会得病,其实有些年轻人一旦得病也会有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对抗肿瘤还是病毒,都与我们的免疫力有关。这个免疫力除了免疫强度,还有一个精准度,即特异性的免疫是不是足够强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有些人看上去非常健康,第二天突然就离世了,而有些人看上去身体很弱,却可以活到90岁甚至100岁。

“尽管免疫力无法定义,不过有一点很清楚,充分和均衡的营养可以让免疫系统更加活跃。”张文宏说,免疫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也会随之衰老,在与癌症的战争中,科学家承担的角色就是帮助解决我们的免疫能力能够继续维持在比较强大和活跃的水平。

患病人数高达2.9亿!它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发病率、死亡率超过肿瘤!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同时呈现出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因此有着“人类第一杀手”的称号。

目前,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病率、死亡率上已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居于首位。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人,每年做CTA心脏病检查和造影大概有500万人次,其中做支架手术的人已达到100万人次左右,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量。

心血管疾病是有较高风险的疾病类型,手术难度较大,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对技术的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准确评估冠脉供血功能,方能实现冠心病的精准诊治。

6种常见冠心病检查方法

气温日渐下降,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这是由于冠状动脉容易收缩、痉挛,并且身体需要能量维持体温,心脏负荷增大。所以如果大家出现心脏不适感,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检查,冠心病检查大致有以下6种。

1、体格检查

检查医生会对受检者的体格检查,如基础的听心脏的心率、节律、心音有没有杂音等等。

2、心电图

这是比较经典以及简单的一种方法,如果受检者是正处于发病状态,心电图就能捕捉到心电图缺血的表现,证据很充分。不过也有一部分人非发病期来院做心电图检查,因此,缺血的证据很难被观察到。

3、冠状动脉CT成像(CTA)

这种检查不需要住院,门诊即可进行,检查时间也比较快,血管的显示程度也很清晰。不过该技术缺点在于有时候对血管的狭窄程度判断不是非常准确。

4、冠状动脉造影(DSA)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检查,而且需要住院,但该检查能直观了解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情况,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可靠的方法之一。

5、抽血化验

心肌标志物检查,这种检查比较快、比较简单,准确性也很高,对我们诊断冠心病也存在重要价值。

6、血流储备分数(FFR)

冠心病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冠脉供血功能不足。心脏科介入医生将压力导丝伸入冠脉斑块的远端,就可以直接测狭窄处的供血情况。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狭窄近端和远端的压力比值来评估供血情况,这个比值就是血流储备分数(以下简称FFR)。

FFR是动脉介入功能学检查的代表性技术,主要用于冠脉领域,2019年《中国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技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指出,FFR技术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证据等级最高,成为评判冠状动脉缺血的金标准。

它可通过测定冠脉压力评价冠脉血流,精确评估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FFR定义心肌缺血的临界值为0.75或0.80,目前多采用后者。其理论基础和一系列证实其价值的临床研究令其取代影像学手段,成为诊断致心肌缺血的冠脉病变的又一标准。

FFR检测与冠脉CT、冠脉造影检查最根本的区别:

FFR是一项对心肌的功能性检查,能准确地评估狭窄冠脉血管是否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所以,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程度,我们不光要从影像学判断,更要从功能学上进行判断,明确患者心肌缺血的存在及程度、缺血的部位、如何制定治疗策略、治疗,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CT-FFR有哪些优势?

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数据测得的,既能从解剖学方面评估病变的狭窄程度,同时可以从血流动力学方面测定狭窄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缺血及缺血的严重程度。

1、特异性高

FFR技术,在冠脉CTA的基础上,更能反应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及血供情况,在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性能方面优于冠脉CTA,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冠脉ICA和PCI,降低患者的医疗风险,节省医疗资源。

2、无创

CT-FFR技术是无创技术,人工智能的算法代替了昂贵的耗材,让患者免于进行不必要的侵入检查,减少不必要的介入手术。

3、信息完整

可获得冠状动脉解剖学、功能学信息,能提供整个冠状动脉树的FFR值。

4、速度快

人工智能运算可以在几秒种内完成血管重建,仿真地产生FFR值。几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诊断报告。

负氧离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负氧离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负氧离子是一种自然因子,随着保健意识的提升,“负氧离子”一词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各种打着负氧离子旗号的产品也频频出现,对于负氧离子的功效及作许多消费者对其并没有一定概念,今天给大家解答一下。

负氧离子是由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中的放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医学界享有“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等美誉。经过大量医学研究发现和中科院林金明教授的论证,空气负氧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只有小离子或小离子团,具有良好生物活性,易进入人体,发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小粒径负氧离子的治疗功效尤为突出。

在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组编著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上)》一书中对负氧离子的功效及作用机理作了阐述,主要分为七个方面:

1、负氧离子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动脉的血流量,调整心率血管反应,从而对调节血压,缓解心绞痛等有良好效果。适用症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

2、负氧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能有效提升气管上皮纤毛的运动,增加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和肺的换气功能。适用症状: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慢性鼻炎、咽炎等。

3、负氧离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通过增加细胞内供氧,调节大脑皮层,使兴奋与抑制之间平衡,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提高工作效率。适用症状: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偏头痛等。

4、负氧离子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可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适用症状: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过敏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5、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可刺激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小板增加,活化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加球蛋白及ph值。适用症状: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负氧离子能增加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避免过敏性反应及“花粉症”的发生,提高人体免疫力。适用症状:免疫力低下。

7、对皮肤的影响:在负氧离子作用后皮肤血管短暂收缩,继而扩张,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加快上皮再生,而有抑菌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适用症状:烧伤、创伤、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科学家揭开癌症免疫疗法的前沿奥秘

如果免疫功能某一方面过强则易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平衡。

“癌症有救吗?”“攻克癌症的终极兵刃是什么?”记者4日获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和威廉·凯琳;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董晨在此间揭开癌症免疫疗法的前沿奥秘、介绍了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

董晨表示:“癌症综合防治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全方位的策略来征服癌症,除了手术,现在也有放疗、化疗,最新加入这个行列的是免疫治疗。我们人类开始用免疫的方法来跟癌症进行博弈了。”

作为此次“科学嘉年华”的支持方,百时美施贵宝介绍, 其开展了超过30项免疫肿瘤临床研究。该企业率先向世界推出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和双免疫肿瘤治疗方案,造福患者。

董晨表示,癌症综合防治的时代已经到来。

2019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迈克尔·谢帕德说,现在没有肺癌的特效药,但是有些好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减缓肺癌的重症率。吸烟是可以“杀死”人体癌症抑制基因的,这些癌症抑制基因如果被“杀死”,癌细胞就会自己生长。

樊嘉表示,如果肿瘤这一边的势力强了,免疫的力量弱了,那么就容易发生肿瘤;如果免疫功能某一方面过强则易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平衡。樊嘉强调,我们人体它一定要保持一个平衡,平衡才不生病。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哪一天免疫力跟不上,我们最终就会输掉这场与癌症之间的战斗。

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共同举办的“科学嘉年华”推出“生命健康论坛:免疫与癌症的博弈”“农业科技论坛:科技塑造农业未来”等活动。“科学嘉年华”是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官方活动。四位来自不同年龄段的老中青农业科技达人代表,用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玩转新科技,颠覆传统生产方式、创新农业应用场景的有趣故事。

“暴饮暴食”也能健康长寿?关键在于吃几顿!

无论是单纯限制热量摄入还是搭配间接性禁食,都是让人痛苦的减肥方法。虽然无数研究表示控制饮食可以减轻体重,促进机体健康和长寿,但抵御美食的诱惑仍极其困难。近期,在一项发表于《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的文章中,科学家通过2项实验证实间接性禁食可能才是促进健康和长寿的关键。

对很多人来说,“减肥”“长胖”“再减肥”可能是避不开的循环。从改变食谱到控制食量,再到少吃一餐,甚至一口都不吃,我们的减肥方法多种多样。不过这些减重方法的核心都是一样的: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加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这里指的是,在一天内只在某个时间点吃东西)。

减肥的核心原则

2013年,美国杜克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定义了热量限制饮食:在不减少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的情况下,将每天的平均卡路里摄入量降低10%~40%。相比之下,间歇性禁食并不限制一天的食物总量,而是需要遵守一个固定的饮食-禁食的周期循环。这种饮食方式有点类似于早期的狩猎-采集者。

如今,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证实这两种控制饮食的方式都会给人体带来益处。大量研究显示,人、啮齿动物和一些其他的模式生物通过采取热量限制和间歇性禁食这两种方式控制饮食后,均可减轻体重并抑制机体的炎症性反应,甚至能延长寿命。

但是,大部分实验并不会明显区分热量限制和间歇性禁食。一些实验获得的结果会让人十分困惑,无法辨别对小鼠或者人的健康有益的到底是热量限制,还是禁食。另一个更深的疑问是,单纯地禁食但不限制热量,对健康有益吗?近期,在一项发表于《自然·代谢》的研究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证实间歇性禁食能带来和热量限制一样的有益健康的效果。

不仅减肥,还能抗衰老?

实验对象仍然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小鼠。研究人员将小鼠分成4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的小鼠维持正常的饮食不变,进食次数不限。另外3组(A、B和C组)采用了不同的热量限制和间断禁食的策略:A组小鼠的食物总量和对照组相同,但食物中的30%是无法被消化的纤维素,相当于将热量摄入减少了30%,饮食次数不限;B组小鼠的食物总量减少了30%,一天进食3次。C组小鼠的食物总量同样减少了30%,但它们需要在一餐吃完(每天早上),其他时间不再进食。

研究人员发现,在A、B和C组中,由于减少了30%的热量摄入,小鼠均出现了体重和体脂降低的情况——这并不令人意外。但随后他们发现,不同的饮食方式对小鼠健康的其他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热量限制能增强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但如果同时进行热量限制和禁食,带来的效果更好:A组和B组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只是轻微增强,但C组小鼠增加显著。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发现是,与全天都能进食(对照组和A组)的小鼠相比,C组小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各种核苷酸等)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意味着它们体内的代谢途径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甚至影响了它们的基因。

在既有热量限制又禁食的C组小鼠的肝脏中,一种氨基酸——甲硫氨酸的水平明显升高。这种氨基酸可以改变组蛋白和DNA的结合状态,通过改变表观遗传的方式,影响大量和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借机观察了这些小鼠衰老的过程。当其他小鼠的毛发开始脱落、褪色时,C组小鼠却依旧拥有一身健康的毛发,且更不容易受到由衰老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和疾病的困扰。与此同时,C组小鼠的长期记忆能力比其他小鼠衰退得更慢,寿命延长了20%,而如果只限制热量摄入,小鼠的寿命只延长了9%。也就是说,采取间歇性禁食或才是C组小鼠能健康衰老的关键。

只需要间歇性禁食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还证实只采取间歇性禁食,就能带来上述C组小鼠同时采取热量限制和间歇性禁食的效果。他们设计了一个D组,和C组一样,D组的小鼠每天有固定的3小时可以随意进食,不过它们摄入的食物总量没有限制,其余时间依然禁止进食。

结果非常出乎意料,D组小鼠能获得和C组小鼠同样的健康效益,包括体重、体脂降低,对胰岛素更敏感(即血糖调节能力增强),脂肪的代谢率提高,以及整体的代谢率降低。在这两组中,小鼠的基因表达都发生了变化,且具有接近90%的相似度。这说明只通过间接性禁食,就能很大程度上复刻同时采取热量限制和间歇性禁食带来的健康收益,且远强于只采取热量限制带来的效果。

不过研究人员也提示,这些结果可能并不能在人体内完全重现。比如,在采取间歇性禁食时,进食时间在晚上还是早上对小鼠的影响并不大,但这种差别对人的影响却很大:只吃晚上一餐,不仅不会降低人的体重,还会增加人患一些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但只吃早上一餐,却完全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些研究还发现,人每天只吃一餐虽然能控制脂肪堆积,但对稳定血压和血糖水平可能会有负面影响。对于人来说,如何妥善安排吃东西的方式和时间,并了解它们对人类代谢、健康和寿命的影响,仍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如果无法做到限制热量摄入和间歇性饮食,这里有一些小小的健康建议:

多喝水,理智点餐,少吃超加工食品。